2024-09-27 23:45:08 | 谋考网
学校现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外科学、神经外科学和普通外科学,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蒙医学、蒙药学、伤寒学,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蒙医脾胃病学;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眼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骨外)和民族医学(蒙医学)5个自治区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2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7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7个。
内蒙古医科大学院校简介
内蒙古医科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学校前身为内蒙古医学院,当时隶属于国家卫生部,195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2012年,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共建高校。67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区域特色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学校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设有金山校区(主校区)、新华校区、锡林校区及红山口教学基地。总占地面积123.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2.6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8.61亿元,图书馆馆藏印本文献126.65万册,有中外文数据库67个、电子图书33.27万种、电子期刊25.77万种。学校设有17个学院,12个临床医学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在区内外设有实践教学基地99个。有全日制在校生16266人。其中,本科生12047人、专科生(高职)744人、博士研究生36人、硕士研究生3116人、留学生54人,民族预科生80人,本科各专业面向国内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自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1999年获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权资格,2018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823人。
学校共有36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其中,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35门。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
学校现有3个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2个,自治区提质培育学科4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5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2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11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3个,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8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实验室4个、社会科学创新平台1个、自治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和内蒙古自治区卫生政策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骨科研究所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627人,专任教师966人,其中教授308人,副教授29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为93.79%。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8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6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杰出人才9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63个、个人108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18人次。有自治区教学名师15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2人,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和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4个和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2个。
“十四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93项,软件著作权4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77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学校主办的《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出版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方针,重视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黄河流域医学院校联盟、西部医学教育联盟等成员单位。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蒙古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多所医药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秉承“博学、尚行、精诚、至善”的校训和“艰苦创业、和衷共济、革故鼎新、洁己奉献”的“内医大品格”,坚持现代医药学与传统医药学并重、以蒙医药学为特色协同发展,致力于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一流医科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卫生健康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职业道德优良、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的,综合素质高、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内蒙古大学重点学科现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和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个一级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18个二级学科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蒙古学和生命科学两个学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内蒙古大学院校简介内蒙古大学院校简介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
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学科现有“热能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固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材料学”、“工业催化”、“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企业管理”9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可再生能源”和“煤化工”2个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有“金属材
首都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是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学科,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标志。在2001年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首都医科大学的外科学(神外)、眼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3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教育部对2001年获批的国家重点学科进行考核评估,并开展了新增国家重点学科的评选工作。首都医科大学上述3个学科均以优秀成绩通
天津医科大学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加强本科建设和学科建设,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市教委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天津大学共建);2001年获批天津市高校本科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院校简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院校简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是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全国首批以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独立学院(《教育部关于对天津市普通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予以确认的通知》教发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重点学科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重点学科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院校简介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院校简介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简称“山医汾院”,是一所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山西医科大学的二级学院,是《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理事单位。学院前身系山西省汾阳高级护理学校,由美国基督教华北公理会于1923年创办,1985年恢复重建,1990年改名为山西医学院汾阳专科部,
内江师范学院有哪些优势专业?内江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院设有14个二级学院,开设50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以下是内江师范学院的一些优势专业:教育学:作为一所师范学院,教育学是其最具优势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方
长治医学院重点学科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神经病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院级重点学科;“机能综合实验室”和“解剖学实验室”为“山西省高校示范实验室”,“内科心血管病学”和“内科血液病学”为山西省级重点扶持学科。长治医学院院校简介长治医学院院校简介长治医学院是山西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素有红色之都、魅力之城美誉的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太行、太岳腹地和晋冀豫三省交界,是本地区开展人
2023内蒙古排名前十的公办专科学校十大高职专科院校排行榜2023内蒙古排名前十的公办专科学校有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等。其中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内蒙古排名第一,在全国公办院校中排名第112。内蒙古公办专科院校排名前十汇总内蒙古的公办专科学校中,进入2023年全国前1000名高职高专排行榜并在其中内蒙古排名前
2024-05-05 13:27:41
2024-06-18 10:26:08
2024-06-19 17:09:14
2024-05-22 16:06:55
2023-09-11 06:03:33
2024-06-13 16:37:34